
精細模面設計和精細數控編程大大減少了鉗修,高精度加工取消了模具的研合、修配?,F在數控編程人員已超過了現場操作工人,數控編程的工時費用,超過了機床的加工工時費50%,編程的周期超過了機加工周期。計算機技術應用的發展,讓模具生產從依賴人的技巧轉向數控化的自動、半自動化生產,這種高精度和無人化加工,使模具和產品件的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,生產周期大大縮短,計算機技術使模具制造技術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
隨著我國模具工業持續高速發展,模具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體會到了模具實現數字化、信息化制造的必要性、重要性和緊迫性,模具制造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已提到當前的議事日程。模具CAD/CAE/CAM一體化及軟件的宜人化、集成化、智能化、網絡化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。模具企業信息化以PLM、PDM、ERP、CAPP為管理平臺,CAD、CAE、CAM、PLM、PDM、CAPP等從設計、工藝、制造、管理四大領域協同提高模具制造綜合競爭能力,為模具企業保證數字化制造與企業創新能力。
模具企業信息化首先要做好基礎管理工作,數據不準確、管理混亂,信息系統也就無法判斷數據的準確性,只會給出錯誤的結論,導致計算機輔助管理的失效。推進信息化的過程是加強基礎管理的過程,必須把加強基礎管理作為頭等重要的事抓好。為此,要在企業內部梳理業務流程;加強各項業務數據的管理,提高其科學性、準確性;做好各類人員的培訓工作。
客戶訂單的個性化和產品研發的復雜性、要求企業管理產品最終技術信息和生命周期過程數據,這些信息有助于企業追根溯源,還源實際產品真相,有的放矢解決問題。產品技術狀態管理作為PDM技術的理論基礎,在企業PDM深化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得到企業的關注。國內外主流ERP廠商相繼推出的PLM解決方案,并逐漸被企業接納及應用,ERP和PLM加速融合。對于層出不窮的的PLM解決方案,企業在選型時,應該量體裁衣,有的放矢。
信息化對于實現供應鏈管理優化既是支撐又是促進。供應鏈管理優化,對于模具制造企業而言,是減少庫存、加快資金周轉、實現精益生產,從低效走向高效、從粗放轉為集約必不可少的過程。
模具企業績效管理(BPM/CPM)近年來也迅速得到來自全球各地企業的青睞和追捧,主要來源于企業需求、日益增長的企業成功案例及軟件廠商的推動三大方面。公司業務部門、財務部門和IT部門的決策人希望通過更有效的管理運營和業務流程,來達到創造價值的目的。
本文關鍵詞:我國模具行業進行信息數字化改造過程中,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